科技新闻 我国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 据新华社南京8月9日电 (记者王珏玢、邱冰清)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两颗由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到的近地小行星:2022 OS1和2022 ON1。 据悉,小行星2022 OS1于7月23日被首次观测到,当 08-10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聚焦青年科研人员 减负行动3.0来了 8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直面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文件亮出了行动内容的关键词&mda 08-09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我团队首次实现独立量子存储器间的远距离纠缠 科技日报合肥8月7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包小辉、张强等,将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相结合,采用现场光纤在相距直线距离12.5公里的独立量子存储节点间 08-08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虚拟电厂趋热,多地明确提出规划方案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戴小河)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多个城市连续出现高温。经济复苏叠加高温天气,我国用电负荷较快增长,虚拟电厂频频进入公众视野。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 08-0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五载春秋 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标志性成果 ◎本报记者 张 蕴 国家公园资源价值如何评价?青藏高原臭氧从哪儿来?如何探索基于生态资源的绿色发展新模式?高原缺氧对短期旅居人体内分泌的影响?8月4日,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青藏高原生态保 08-05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诉讼大战一触即发?马斯克对推特公司发起反诉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法律团队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对推特公司发起私密反诉。资料图:马斯克。 目前,这份长达164页的诉讼文件尚未公开,但根据法院规定,其修订版本可能在不久将来公开。 08-03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关于太阳,还有五大未解之谜 无垠太空,恒星之多如恒河沙数,太阳是其中最特别的一颗。因为其与地球的距离适中,为人类提供了充足但不泛滥的能源,让人类得以生存,仰望星空,并深入研究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演化历史。 尽管太阳对人类如此重要,但人 08-03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看不见”已成数字时代最大安全隐患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面对强大的对手,‘看不见’已经成为数字安全时代最大的痛点。对数字化转型企业而言,‘看见’是安全的分水岭,回避‘看见’谈安全是隔靴搔痒。 7月30日至8月2 08-0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发射成功!遥感三十五号03组卫星升空 2022年7月29日21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 07-30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单原子“游泳”图像首次捕捉 有助促进制氢等绿色技术发展 原子在液体中游泳 图片来源:曼彻斯特大学 科技日报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发论文称,他们借助石墨烯堆叠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纳米皮氏培养皿,以进一步了解液体如何改变固体的行为,在 07-29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天宫TV又上新!神十四航天员喜提“太空新居” 据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问天实验舱对接空间站组合体,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喜提太空新居。戳视频↑160秒回顾航天员们进入问天实验舱的历史性一刻! 07-28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从技术原理看元宇宙的可能性:Omniverse如何“造”火星 从元宇宙成为热词至今,外界对其的态度逐渐从好奇转向怀疑,似乎又多了一个新的泡沫,一个用来涨估值的概念。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人人都在讨论元宇宙,但好像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什么是元宇宙。 对于这种现状,科幻作 07-2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详解空间站建造为何要用三型火箭 问天实验舱与火箭组合体近日已转运至发射区,即将择机发射。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都是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担纲完成的,那空间站建造为什么要用三型火箭呢? 我们先 07-2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焦点访谈:新科技 新基建 人工智能:开启无限可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我们继续关注新科技 新基建。AI人工智能,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距今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然而直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才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各 07-23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单链DNA“切口酶”可进行靶向修复 标准CRISPR酶Cas9可能导致目标位点和基因组其他位置的意外突变(诱变事件)(左)。切口酶会完成基因校正并且没有诱变事件(右)。图片来源:吉查德/比尔 科技日报北京7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家团 07-0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科技日报北京6月30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众所周知,像狗这样的哺乳动物会通过相互嗅闻来决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现在,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交友过程也有类似的化学反应,可能会根据某人的体味与自己 07-01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可对生物靶标群起而攻之 智能DNA分子纳米机器人模型来了 视觉中国供图 智能DNA分子纳米机器人模型以短的单链DNA为骨架,长度通常为100个左右的核苷酸,通过自身折叠形成纳米尺度的结构。在试管液体环境下,智能DNA分子纳米机器人会自动识别目标生物分子,然后迅速集结展开围 06-29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飞天归来首次公开亮相 积极主动恢复训练为下次飞天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黄一宸、占康)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28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这是他们天外归来74天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6月2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左二)、翟志刚(右二)、王亚平(右一)敬礼致 06-29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科学家破解阿勒泰陨落带形成之谜 为小行星“打水漂”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与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合作,以阿勒泰超长铁陨石陨落带为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小行星低仰角撞击的打水漂式轨道陨落机制,揭示了全球目 06-28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溪洛渡水电站发电量突破5000亿千瓦时 截至6月2日13时15分,世界第四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累计生产清洁电能突破50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约1.5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16亿吨。 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交界的金 06-03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探测32光年外恒星 寻找“地球2.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的科学载荷是一台口径为1.2米、焦距为36米的高像质、低畸变、高稳定光学望远镜,可实现全视场近衍射极限成像。望远镜的探测精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微角秒级,相当于在地球上看向月球,分辨出放在月 05-31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淡水缺了 “非常规水源”来补 随着有限水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加,需要可持续地利用和评估缺水地区的每一种可用选择。图为克罗地亚科帕基里特自然公园景色(资料照片)。新华社发(达沃尔摄) 世界面临着越来越多复杂交错的挑战。就影响而言,水缺乏是全球前 05-30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AC352直升机完成功能和可靠性试飞 图为AC352直升机。(航空工业集团供图)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月28日上午,航空工业AC352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从建三江湿地机场起飞进行长距离航线运行转场试飞科目,经历616公里飞行后,10时22分稳稳降落在 05-29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航天员词汇变迁 折射我国空天事业蓬勃发展 ◎费羽佳 浩瀚宇宙,悠远而深邃,静默且神秘。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 05-28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首个庞贝人基因组测序完成 科技日报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26日发表的一项考古学研究,首次报道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后在意大利庞贝去世的一名个体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只测序过庞贝人和动 05-27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