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AI元学习首次进入神经科学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艳)新加坡国立大学、字节跳动等机构合作的技术成果近期在神经生物学期刊《自然·神经科学》发布,该研究首次将AI元学习(meta learning)方法引入神经科学及医疗领域,可在有限的医疗数据上训练可 05-20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释放科技温度 帮扶“银发族”走出数字生活困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今年的主题设定为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技术。 5月17日是国际电信联盟成立日,每年以一个主题的方式回应社会发展重要趋势和行业应对,全世界各成员国均在这一天 05-18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量子密话” 我们与量子科技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据介绍,这款产品采用国产定制手机、量子安全SIM卡和国密算法三重保护,在保障终 05-17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全国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成长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大关。工业互联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广泛应用,特别是5G正在向生产控制环节加速延伸。 工信部近日发布《工业互联网专项工 05-1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5G新通话试商用满月:用户感知不明显 这些疑问待解 中新财经5月12日电(记者 吴涛)正在打游戏,来个电话游戏断线了正在微信视频聊天,来个电话网络卡了打电话时无法可视化视频……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上述槽点,现在5G新通话已经试商用了,理论上这些 05-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天舟四号任务五大看点 天舟四号肩负什么重要使命? 天舟四号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开启建造阶段的揭幕之战,也是全面完成中国空间站建设、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之战,将为稳步推进我国空间站工程任务、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奠定 05-11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科学数据公开发布 据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消息,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了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和月壤结构探测仪。目前,嫦娥五号探测器有效载荷科学数据处理期已满12个月。为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根据《月球与深空探测 05-07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本报北京5月2日电 (记者王俊岭)记者今天从中国广核集团了解到,5月2日13时42分,随着并网指令的发出,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着商业运行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05-03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生命的关键成分来自太空?陨石说是的 流星体向古代地球输送核碱基的概念图。核碱基由结构图表示,其中氢原子为白色球体,碳为黑色,氮为蓝色,氧为红色。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 科技日报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6日 04-27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探索二号”科考船返航 获取一批海底沉积物、岩石及生物样本 2022年4月26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南海北部典型区域海洋环境调查第一航段任务。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在完成海洋环境调查任务的同时,组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 04-2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震撼!“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安装完工 浪花翻涌,波涛阵阵。南海之上,一座高度超过北京国贸大厦,重量近4万吨的原油钻采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着。 4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 04-25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科学家展示无标记超分辨率显微技术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测量和成像方法,可以解析小于光衍射极限的纳米结构。光与标本相互作用后,新技术可测量光强度以及光场中编码的其他参数。图片来源:约尔格·S·艾斯曼/奥地利格拉茨大学 科技日报 04-2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孙家栋、王希季等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 04-23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中华鲟“厚福”北漂快七年了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王立彬)大难不死的中华鲟厚福北漂将满七年之际,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以中华鲟超级IP形象——鲟厚福亮相北京海洋馆。 厚福本是一条生活在长江的中华鲟,渔民误捕让它一度生命垂危 04-2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我国科学家揭示突破水稻产量瓶颈新机制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张泉、董瑞丰)穗数、每穗粒数、粒重,这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三个核心要素。然而,这些性状通常会相互制约,优异性状往往难以兼得。我国科学家日前揭示了水稻穗重和穗数之间相互制约的分子机制,从而 04-21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关键技术验证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 4月17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题:关键技术验证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 新华社记者张泉、宋晨、胡喆 随着翟志刚、王亚 04-17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宇宙“长征”计划:寻找“地球2.0” 浩瀚宇宙,人类除了地球之外,还能找到第二个可以星际移民的家园吗?对于宇宙的想象,人类从未停止探索,二十年前,抱着这样的疑问,天文学家设计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开展对宇宙的行星普查,希望找到和地球相似的绕着类太阳恒星周 04-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嫦娥四号最新研究成果:着陆区附近月壤内聚力较大 2022年初,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 04-1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百公里!我国创造世界量子直接通信最远纪录 科技日报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华凌)记者12日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获悉,我国设计和实现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通信距离达百公里,是当前世界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 该研究 04-13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长天”CP再聚文昌,来日可期! 4月11日即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飞往太空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安全抵达启航之地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历经多天水路抵达海南文昌清澜港又经路途跋涉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发射 04-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太空“出差三人组”返程倒计时 据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消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出差行将结束。在返回之前,航天员们还有物资清点转移、舱内环境清洁维护、打包下行物品、设置无人飞行模式、检查飞船工作状态、身体监测等工作,为保障航 04-11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太空首迎“全私人”宇航团 空间站商业化建设再进一步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10时13分(北京时间22时13分),全球首个由私营企业组织的全私人宇航团队成功进入国际空间站。 4名乘客将停留8天,开展20多项科研及教育和商业活动等。 这是美国公理航天 04-10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科技艺术:新专业如何面向未来 日前,教育部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公布二○二一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中央美术学院申报的科技艺术在列,这个新专业引起很多读者和 04-10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科技新闻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奥密克戎病毒肆虐,仅4月7日一天,上海就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24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398例。3月以来此轮疫情,上海累计报告感染者已超过13万例,形势极其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过,奥密克戎是最新的一种值得关注的变异 04-08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